首選我們來了解一下:什么是出血位?其實關于出血位的概念,網上有大量的文章。大概是指印刷前為了保證成品內容完整以及避免成品留下白邊,而預留的畫面方便裁切部分。作為已經有十幾年印刷經驗的海口鴻信印刷公司來說,我們將用最簡潔的方式,讓大家了解什么是出血位以及印刷中如何做出血位。
什么是出血位?
這是印刷行業一個常用的印刷術語,設計之前,我們要考慮印刷品裁切時,會有1-2mm左右的裁切誤差。
知道了這個前提后,就應該在設計前采取措施,預防因裁切誤差過大,導致裁切掉重要內容或留下白邊。
所以會在設計成品的四周,加上1.5-3mm左右的預留部分(通常為3毫米),就是我們通常說的出血位。
出血位的優勢還表現在:
1.降低印刷廠后加工的難度,比如裁切作業,拼大版作業等。
2.對于跨頁印刷品,可以實現印刷畫面的完整性。

比如一本A4畫冊成品是210*285mm,做出血要以展開尺寸是285*420mm為準,那么預留出血尺寸是291*426mm(3mm出血位)。
注:畫冊裝訂線位于中間,所以裝訂線所在的位置不要設置出血。
如下圖所示:紅框內為實際設計成品尺寸,藍框外為預留的3mm出血位。
當然不同印刷品對出血位的要求是不同的,譬如對于宣傳單張印刷、手提袋印刷,紙盒印刷等,由于四邊都要裁切,那么四邊都要設置出血位。
海口鴻信印刷機長建議設計人員在設計印刷品時,盡量在成品尺寸外留3mm(有些特殊的情況可能要留更多一些)。當然,一般情況下我們接到客戶的文檔時候,都會認真查看的。遇到沒有留出血位的文檔都會做提醒,或者協助大家修正文件的。